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三章 沈园非复旧池台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带着一点寻梦的浪漫,米瑶坐上了开往绍兴的旅游大巴车。

    “姑娘,你这里有人吗?”一个阿姨指了指米瑶的边上,这是一大家子老少皆有,背着大包小包的水果零食预备着尽享天伦之乐来着。

    米瑶坐在靠窗的位置对阿姨摇摇头,身子往里缩缩了缩,注意到了对面那排是她儿媳妇抱着小孙女,如果米瑶没有同伴,她就坐在这里方便照顾孩子。

    果然,阿姨满脸欢笑地坐在米瑶身边,“自己出来玩啊。”

    米瑶微笑点点头,阿姨也转过脸去逗小孙女。

    大巴车缓缓启动,车顶上空调吹出清凉的冷气,窗外阳光刺目,流动的风景随着车轮的前进慢慢变幻。

    米瑶从小就喜欢坐公交车,没出过远门的她十分迷恋坐公交车的感觉,尤其最好是从始发站坐到终点站,坐在最后一排的里座,眼看着热闹,耳闻着喧嚣,她缩在小世界里隔绝了真实,只沉浸在自己编织的梦里,偶尔想美了笑一声,没人听见,安全又美好。

    米瑶笑笑,原来一个胆小鬼也可以一个人出门啊,从家乡飞来魔都,又从魔都去往另一个城市追梦,文学的梦。

    当然,对于别人来说实在正常不过没什么好夸赞,这个年纪了自己出门报个团旅游还要宣布一下“独立宣言”,在人家看来确实有毛病。不过米瑶知道,这对自己不一样。

    果然人生还是需要契机,还有,钱。

    米瑶怕的可能不是旅游,而是穷游——有了钱人有底气,胆子自然开放一些,不过底气一定不仅仅是钱,阅历,能力……米瑶想起了系统里颜色要见底的柱状图,自己还差很多,是一样一样填,还是多管齐下?留给她的时间并不多,可是那么多选项一起来,不又是紧赶慢赶着透支精力和兴趣……她只有这一次机会啊。

    米瑶眉头微锁,心里盘算许久,才决定出个一二三来。

    首先,不能贪多,再富有的人也不可能极尽天下之乐,自己再努力,也不能样样精通。何况多年被追着赶着焦虑着的痛苦让米瑶不想再重蹈覆辙,所以她给自己立定一个原则,在身体和心里都能保持愉悦的红线内,尽可能多的利用手上这笔钱创造最大的价值。

    七月结束前,她只想尽可能放松游玩,像这样旅旅游,逛逛博物馆挺好,除了那个过几天要开课的写作班,没有特殊情况不安排其它任务了,由慢到快——

    米瑶记得高三那年,在一本学子杂志上看过一篇文章:讲的是关于付出与回报的故事。

    有一种竹子叫毛竹。农民精心照顾几年也不过长了几厘米,人们都说放弃吧,何必浪费时间栽培它呢?可是到了第六年,竹子像疯了一样涨,瞬间就有了郁郁葱葱的一片竹林。

    这些竹子不是从第六年才开始努力,而是在前五年,它们早已把自己的根茎深深扎进土壤,四通八达,吸够土壤里的营养和水分,粗壮的根须牢牢锁住,咬定不放松,才有了接下去的后来居上。

    米瑶深信不疑。

    可是她没有机会,一直都没有机会。高考白热化的刷题,大学里一个证又一个证要考,工作了天天被逼着做很多无用功。她有再多想法想停下来好好思考,也没有用,甚至连在公交车上的闲暇都已不存在。

    每天早晚高峰时段人挤人,脚挨脚,疲惫与失落,再不复少年时代可以憧憬的美好的时光。

    没时间,没钱。没钱,也就没时间;更没有机会像竹子那样稳稳扎根。

    米瑶感恩自己的幸运,她需要时间,让她的双脚落地生根。

    现在的米瑶只想好好珍惜,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大巴车行驶了快二十分钟,坐在司机旁边的导游核对好了名单也站起身来开始了她的讲解。

    这是一个很有水平的导游,不照本宣科,不背那些机器人似的讲解词,而是聊家常一般把城市从古代到当下的经济、历史概括一遍,偶尔穿插小故事,大家哈哈一笑。

    当说起当地的建筑,米瑶向窗外瞧了一下,正如导游所说,白房青瓦,浓浓的江南水乡风格,就像小时候语文书上画得一样,那时候米瑶特别喜欢下雨,看着窗外,幻想自己是那个雨巷里撑着油纸伞的姑娘。

    江南,在米瑶心里,一直一幅朦朦胧胧的水墨画。

    窗外金灿灿的光亮照在这些白房子上,闪着夺目的光。米瑶现在还是喜欢这样的,毕竟来了这一带才知道,雨润潮湿麻烦实在太多,硕大的蟑螂,蠕动的潮虫……米瑶不禁打了一个寒颤。

    现在的她也做梦,不过是从小情小调转化的更实际一点,天平左右摆动,这个阶段的米瑶,心里浮动还是很大。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