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章 骨感的现实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不管命运坎坷,荆棘苦难;无论喜悦悲愁,酸甜苦辣。时间总会不经意的将一切抚平。

    岁月如同旋转的磨盘,在时间的推动下磨练着人的身体和意志。终究,将生活中的一切艰难困苦渐渐的磨成粉末融合在柴米油盐的点滴当中。

    10月怀胎,眨眼而过,母亲顺利的产下一名女婴,那就是我的姐姐小薇。

    母爱是神圣的、无私的。都说每个小生命是上帝赐予女性一生之中最珍贵的礼物,无关于性别。而且,这个小生命也是夫妻感情的调和剂、升温剂,是夫妻生命的结晶,能够让每一对夫妻的感情在婚姻的基础上走得更远,更持久。

    从发现身体中孕育了一个小生命的那刻起,再到肚子一天一天的慢慢变大,小生命偶尔会在肚子里,翻翻身,踢踢腿,伸伸手,动动脚,每个细节都能使母亲这个当事人的幸福指数爆表,更别说这个小生命的呱呱坠地了。

    这时我家已经在大姨的帮助下,审批了一块宅基地盖房子。

    父亲在母亲“苦口婆心”的劝说和持续引导下,终于从思想上适度解开了对老爷子“言听计从”的枷锁,把家中的积蓄买了房梁,木头,水泥,沙子等建筑材料用作盖几间自己的房子。当然,这个枷锁仅仅是思想上的。

    可是这又能有多少呢?满打满算连盖半间房子的材料都不够。

    还好母亲是一个很有先见之明的行动派。早在未怀孕之前,就早已有了盖一处房子的规划。

    为了节省成本,借着周末的休息日,母亲从距家约1公里的山上往家里搬运泥土。

    上午用独轮车搬运,下午和泥,连续赶工,大概用半年的时间,做了2000多个土坯。其实按照每个月8天的周末休息时间来讲,也就是50天左右的时间。

    老一辈人都知道,20世纪90年代以前,农村盖房子的主要材料便是土坯,类似于现在使用砖窑烧制的小块红砖,但它比砖头大得多,重得多。长度约50公分,宽约30公分,厚度约10公分,一个土坯40斤左右。盖房子用红砖砌墙的时候,把土坯夹砌在两堵红砖墙面的中间,主要用于房屋的保暖,和现在楼房的保温层作用差不多。

    现如今高楼大厦林立的城市中很难再见到自己亲自动手盖房子的,而且对于90后00后的孩子们更难见得到,而且很难想象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里要解释一下,2000多个土坯到底是个什么概念呢?

    意味着一个成年女性需要每天运送800公斤泥土,相当于成人每天负重50公斤越野20公里!断断续续一个多月的时间,累计运送40吨泥土!有当兵经历或者是常参加马拉松的朋友定然能够理解这是多么大的运动量。

    一个女性包揽了如此大的工程量在当时同样是难以想象的。

    这就是为了理想和目标奋斗的母亲,着实的一个女汉子。

    有人肯定会问,此刻大侠哪去了?还用问,睡觉呗!靠做梦来行侠仗义!为什么不帮忙呢?也只有醒着的时候在旁边说些风凉话罢了:

    “女人没有个女人的样子,实在没事干去洗洗炭吧!”

    “脱这么多土坯有个毛用,你能盖个金銮殿吗?”

    “看你那个熊样,连个土坯都搬不动!”

    “你一个女人周末也不懂得回家,瞎逑忙个什么劲?”

    “老子饿了,什么时候给老子做饭?”

    ……

    母亲对自己丈夫的这些嘲笑、侮辱和谩骂均以无言的行动来反击,让父亲的所有挑衅如拳击棉花般无着力处,所有爆发点消散于无形。

    所有的材料都齐备了能盖房子吗?当然不能!盖房子的人工费用仍需要240元!

    古语有云,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不无道理。

    此时家中已经入不敷出了。

    怎么办?

    百般无奈,母亲和父亲商量,共同走访亲朋好友,目的只有一个——借钱,硬着头皮也要把房子盖起来。

    母亲挨家挨户向所有亲朋好友东拼西凑借了200元钱。拿着钱的母亲顿时松了口气,心想:“只剩下40元钱了,那愣小子让他家亲戚随便凑凑肯定没问题!新房有望啦!”

    但终究事与愿违,现实的“骨感”总是和想法的“丰满”南辕北辙。

    父亲同样也走遍了他那些所谓的亲朋好友,当然包括老爷子、两个妹妹和一个哥哥。空手而归不说,而且还带回来老爷子的一句话:“钱是要留着给老大盖新房子用的。给你们借走老大怎么办?不能给你们借!”

    老爷子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