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8章 不知深浅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证以后不犯这样的错误。

    但我想要表达的,便是在这次“酸奶事件”当中祖辈们对孙辈们的疼爱,也就是所谓的“隔辈亲”。

    从实际上来讲,我从心底是不赞同这样“过分溺爱”的教育方式,但是我无法从心底否定长辈们对孩子的疼爱和关心,这样无私的爱是所有祖孙之间天然的一种属性。

    所以,我不忍打破这样的美好时刻,也不会在长辈们亲情“爆棚”的关键时刻给他们“泼冷水”,浇灭他们心中那份爱意之火,而是选择事后对沁沁进行“素质教育”,让他明白究竟怎么做才是合理的,这也是作为人父应尽的责任。

    这才是作为一个成年人,在家庭成员之间正确处理问题的方式,毕竟,家是讲爱的地方。

    社会上好多的情况就如同电视剧中那样,自下而上的感情纽带如发丝般脆弱,能够礼貌性的回应祖辈的话就已经是足够懂事了,更何况其他?我这里不会以偏概全,以点概面,只是说几个简单的例子供大家思考。

    有嫌弃祖辈脏、土、穷……更有甚者,最近看到一则新闻,某省一个五十多岁的儿子将七十多岁的亲生母亲活埋,这是何等的禽兽行径?天理不容!

    孩子们在很多时候却意识不到,祖辈们同样是他们自己生命的源头!

    人生经历、阅历、学识、教育背景、道德素质的重要性在此时便体现了出来。

    当家才感柴米贵,养儿方知父母恩。

    只有经历才真正的体会其中道理。

    正如长者面授我们为人处世原则、方法、可能面临结果的时候,虽能在交谈中明白其中几分道理,但只有经历过类似事件的时候,才会想起长辈当时的真正意图,总会由衷的内心感叹:哦,原来如此!

    也正如小马过河,能否过河,怎样过河,永远只有亲自体会才能知道,小松鼠和老黄牛的经验之谈只能作为参考和借鉴的依据,想要理解,只能亲身经历。

    确实,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凡事总有个例。

    我之前经常在想,为什么同样的一辈子在我这里多数都是个例?

    之前提到的,祖辈的爱究竟是什么?

    缘何在我这里,变异成了奶奶正吃着炖肉,听到我和姐姐回家的声音,立刻就把好吃的藏了起来,只有那弥漫在屋内无法散去的肉香和嫌弃母亲还未回家做饭的冷言冷语,还有那指桑骂槐,指鹿为马挑拨母亲和子女之间关系的说辞。

    这样的经历又能让我给祖辈们怎样的反馈呢?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好多人都自以为是,感觉自己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上去要求别人。其实呢?这些人心中的道德就是对的吗?也不尽然。

    由于我是家中最小,又是家族中唯一一个男孩子,所谓“长子长孙”,家里人或多或少会宠着我,父母不用说,姐姐当然也同样如此。也许这就是我的一些心理安慰吧!

    仅限于心理。

    拮据的生活对家庭来说,从未有太大变化。

    母亲一人养活着一家4口的现状仍未改变。

    家中只有在过年和八月十五的时候,才能吃到水果蔬菜,其余时候是以土豆和面食为主:炒土豆丝,炒土豆片,凉拌土豆丝,凉拌土豆片,烩土豆,顿土豆,烧土豆,小米粥煮土豆、土豆丸子、土豆馅蒸饺……总之就是“土豆108吃”,各种花样,各种方法,万变不离其宗。

    接下来便是面食:土豆焖面,焖面土豆,面条,馒头,花卷、土豆饼。

    穷字当头,家里的一碗水同样无法端平。

    母亲偶尔会悄悄的买几个方便面,或者是偷偷的做几个鸡蛋糖饼给我藏起来,算是隔三差五的给我“改善生活”的小食品。

    而姐姐呢?作为大孩子只有馒头泡糖水作为青春期的主要原料供应,十分单调。不想吃不说,还常常吃不饱,饿肚子,那怎么办呢?

    于是,姐姐就在家里“翻箱倒柜”,趁父母不在家的时候“偷东西”吃。

    姐姐有一项特殊的本领。不管东西藏在哪里,或是藏的有多隐蔽,总能被她找到,然后悄悄的分给我吃,最后还再三叮嘱,叫我不要告诉父母。

    怎么可能不告诉呢?那可是母亲为我留的好吃的!

    于是姐姐上学以后,我就悄悄的把这件事情告诉了母亲。对于母亲来说,手心手背都是肉,她既想让姐姐吃得好一点,又怕我吃不好,既想把好吃的东西留给我,又担心姐姐挨饿,再加上把好吃的藏起来这一行为本身自我感觉就对女儿的愧疚,这样一个矛盾的心态,让她一直就本着默许的态度“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而我见“泄密”无果之后,却“不知深浅”的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