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1章 灵异事件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子女们成家之后的事情会更多,牵扯的精力也很多,而且在父母身边的时间总是有限的,所以每个人都会根据实际情况有不同的安排。

    有的子女日程安排是当天往返;有的年前探望,年后不再回村;还有的会眷恋被父母疼爱的日子,会陪伴的时间更久更长……

    但是,唯一的相同点,就是每个子女离开时,父母都会一视同仁的默默站在门口目送他们,次次都会不着痕迹的擦擦眼泪,直到子女们消失在视线当中很久很久,才渐渐回过神,总会感觉一阵阵失落,心中空落落的,仿佛失去了非常重要的东西一般。

    因为,无论哪个子女都是母亲身上掉下的一块肉,都想让他们陪伴,都舍不得让他们离开,均是如此。

    母亲属于上面提及的第三种——想要持久陪伴的那一类,母亲在,当然我也不例外!

    已经回到姥姥、姥爷身边的母亲早就将父亲让早些回去的嘱咐抛之脑后,反正没有电话,也联系不上。

    回去的时候编个理由,也就是了,被你折磨了十几二十年,哪还会在乎这一天两天?

    既然已经徜徉,何必问我海有多广?

    既然已经脱缰,何必问我路在何方?

    既然已经翱翔,何必问我岁老天荒?

    可能是接连招待陆陆续续回来子女的缘故,在大多数子女离开后,姥姥高度紧张的神经终于得到了一丝解放,在正月初五那天,亲自送了一趟三姨之后,回来便病倒了。

    可能有朋友会问,做几顿饭怎么会累倒呢???至于不至于?有那么弱不禁风吗?

    一来,我想说,姥姥是一位年过花甲的老太太,本就体力不足,平日里都是姥爷来伺候,这次孩子们回来,她还能有如此强大的毅力坚持,已经是一件非常不易的事情了。

    二来,你要知道,二十多号人的饭由六十多岁姥姥一个人来做,这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议事情!子女们坚持要帮忙,但姥姥坚决不允许!

    而且,春节期间的好吃的不都是“七盘八碗”的吗?哪有大锅饭的道理!

    姥姥的症状很奇怪:没有感冒,也不发烧,只是说非常、极其、特别的困,只想要睡觉……

    然后,就在大炕上一直睡着,到了吃饭时间也不起来,只是说自己很困,特别困,然后在母亲的搀扶之下吃口饭继续睡觉。

    最初的时候,姥爷和母亲都觉得姥姥是累了,疲倦了,就让她好好休息休息,谁也没有在意。

    等到姥姥连续这种状态持续了两天之后,姥爷才觉得有些异样。

    即便是累了,也不能吃完睡,睡了吃,连续这么多天吧!

    于是有些着急,说:“四姑娘,你去村东头找找咱们村的‘赤脚医生’,叫廖谭,让那家伙过来一趟给你妈看看,到底是咋回事!”

    “哎!”母亲应了一声,带着我就去了村东头廖谭医生的家。

    “妈,什么是‘赤脚医生’?是因为经常不穿鞋么?”我一路上都在思考姥爷说的“赤脚医生”这个词,终于忍不住问了出来:“医生就是医生,为什么会叫‘赤脚’呢?要么就是经常不穿鞋,要么就是别人给取的外号。还是说和《西游记》里面的‘赤脚大仙’有关系?”

    “呵呵……”母亲被我一连串“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逗得呵呵一笑,说:“‘赤脚医生’是村里医生的一种叫法,而且在好多的村子里,‘赤脚医生’也代表着村里独一无二的懂得医学知识,能够看病救人的人呢!是很了不起的!”

    当时对于像母亲那样的村里人来说,“赤脚医生”的形象尤为高大,在所有村民的心目中,就如同母亲形容的那样,别无二致。

    后来我专门查询了一些资料才得知:

    赤脚医生,用专业术语来形容,就是农村非正式医疗人员。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期出现的名词,主要指没有固定编制,当然也没有专业的医学领域认证,一般是经乡村或基层政府批准指派的具有一定医疗知识和护理能力的非专业医护人员,他们受当地乡镇卫生院直接领导。

    赤脚医生最大的特点是:土生土长的村里人,亦农亦医,农忙时务农,农闲时行医,或是白天务农,晚上送医送药的农村兼职医疗人员。

    赤脚医生的来源一般有三大类,一类是医学世家,家中世代行医问药,有一定的医学基础;二是经医护专业短期培训可以毕业的学员;三是被村里公认的有一定医护能力的自学成才的非专业医师。

    赤脚医生的出现,在一定时期内解决或缓解了广大农村地区缺医少药的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农村“独门”医生的代名词,为农村的基层医疗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甚至在现阶段,赤脚医生仍是偏远乡村重要的医疗资源之一。

    科普暂时就到这里,言归正传。

    鳎目大营本就不大,住着几十户人家,大概十来分钟的时间,我们就来到了赤脚大仙,额,不对,是赤脚医生廖谭的家。

    廖谭院里的状况和姥姥家差不多,格局也是大同小异,只是比姥姥家养的牲畜要多一些。

    走在家门口就能清楚的听到,廖谭正在和几个村里人一起打扑克。

    “来来来,你赶紧出牌!犹豫啥呢!”

    “我看看,稍等等!”

    “你管不了我来管,四个2!”

    “哎哎哎,我还没出呢!”

    “谁让你这么慢,我先出了!”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