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洒(巧手)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我爸妈他们是80年代结的婚,两个人都是通过媒人介绍的,反正年龄也到了该结婚的时候自然也就结婚了,说起他们那个年代,日子过得特别苦,不说一贫如洗吧,那也是家徒四壁,他们结婚那会儿跟我爷爷住在一起,当时我奶奶已经不在了,没过几年就赶上村儿里修路,好好的五间房子变成两间房,住在一起很不方便,于是,我爸妈就合计着快点挣钱要盖属于自己的房子,可是盖房子也不是说盖就能盖的呀!手里什么积蓄都没有,别说盖房了,盖个猪圈都够呛。我爸是家里老三,前面两个哥哥,他们结婚把家里的钱也花得差不多了,家里什么好东西都被他两个哥哥抢了先,我爸小时候基本上都没穿过鞋子,所以我爸的脚又厚又大,特粗糙,跟赤脚大仙的脚有一拼,他又不怎么受我爷爷待见,所以房子的事儿,只能我爸妈他们自己解决。可是谈何容易啊!那能怎么办呢,靠天靠地靠父母,都不算好汉,关键咱谁也靠不上不是,那就靠自己吧。我爸就开始做起了木匠,这可是家族手艺啊,因为我爷爷就是做这个的,可是他学习不精啊,木头也买回来了,最后做出了几个风箱,农村嘛,大多都是烧的土灶,都需要用风箱,风箱做好以后就赶集拿出去卖,因为他做的风箱漏风,根本连本钱也没收回来。后来就孵小鸡儿,买了百十来个鸡蛋,所谓隔行如隔山,不是想做啥就做啥的,这次也赔了,小鸡儿没孵出来,只能当毛蛋卖了,这样来来回回折腾了好几次,后来实在没办法,就买了一辆架车子,到镇上的酒厂拉酒糟,把酒糟晒干了再装起来,早上赶集赶会起早贪黑的倒腾,慢慢才赚了一些钱,那会儿我还没上学,天不亮就被我爸装到了酒糟上面拉着我去赶集了,如果路过我姥姥家,就把我放在姥姥家让她照顾。酒厂刚开业那会儿生意做的还是挺红火的,大家也都自然而然心知肚明的顺手牵羊,时不时到里面搞点好东西,麻包,酒,酿酒的曲,碰到什么就拿什么呗,如果不是穷疯了,谁想去偷呢?酒厂的墙头特别高,有两米多高,当时还成立了纠察大队,晚上白天的都有人巡逻,其实啊,抓到你也没事,只要你嘴巴紧就说自己什么也不知道,我什么也没干,基本上就没啥事,有一次逮到了我们村里的一个妇女,把她吓坏了,哭的呀,跟什么似的,负责审问她的干部说,只要你供出你的同伙,我们就把你放了,那个傻娘们儿还真相信,真就把人给供出来了,最后进去的那几个都不承认,他们也没辙,还是给放了出来。现如今那个酒厂早就倒闭了,当时兴盛的时候,酒厂里面有好几千人,还有食堂,电影院,家属楼,我说的电影院可不是露天电影,人家那可是正经八百的电影院子,当时我还去电影院看过电影呢?好像是一部战争片,小日本鬼子拿着枪扫射老百姓,最后就剩了一个小孩在那站着,狗日的小日本最后还是开了枪,把那小孩给打死了,这种家国仇恨反正我是无法原谅的。再后来谁也没想到,时代变化得那么快,十来年的光景酒厂说倒闭就倒闭了。后来我爸妈手里面有一点积蓄,我妈就让他到我们地里面去拉土,把土拉回来以后,就自己磕砖坯,自己烧窑,制砖过程结结实实的忙活好几个月,才有了现如今我们家的那三间大瓦房,房子盖好以后让我爷爷过来住,他不来,老头喜欢清静,在农村,除非你只有一个儿子,否则儿子结婚了都是要各过各的,不过每年都要给些粮食和生活费的。那时候下雨,别人家房子都漏雨,就我们家房子从来都没漏过雨,可见用料有多好,多实在,后来家里买了电视机缝纫机,其实电视里也没啥好看的,根本没几个台,当时白天都是放流行歌曲,什么潇洒走一回,我叫不出那人的名字,什么杨钰莹的山上的小阿哥,耶耶耶耶~我还有事儿没事儿,就学着我妈的样子蹬缝纫机,五六岁我就能用缝纫机缝沙包了,嘿,还别说,搞得还挺像那么回事儿,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有一次我可不就把自己的手给砸了,那缝纫机的针,直接从我的食指指头上一下来了个一剑穿心,疼的我当时哭的那叫一个惨烈,以至于后来我对缝纫机这个家伙都有心理阴影了,能用缝纫机但是不能久用,用久了我就心生恐惧,老觉得那缝纫机要吃我的手。当时凡是村里大人小孩的衣服,只要是想做衣服的,都拿着布来让我妈来给她们做衣服,只要我妈大眼一瞅,根本不用在你身上比划,就能给你剪的特别合身,做一件衣服就跟玩儿似的,什么立领的翻领的,盘扣,裤子裙子泡泡袖,小孩的棉袄,棉裤,虎头帽,就没有她不会的,关键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