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民族贫困地区农信社贷款利率上浮过高对农民收入造成负面影响的调查思考。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人行临潭县支行课题组:

    临潭县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东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基本县情是地多人少,自然资源贫乏,气候条件恶劣,广种薄收,是典型的民族贫困地区。全县辖3镇16乡,总人口14.91万人,境内居住着汉、回、藏等12个民族,其中农业人口13.7万人,占比92%。为更好地发挥信贷支农和利率杠杆作用,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掌握了解民族贫困地区农信社对农民的信贷支持情况以及贷款利率上浮后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人行临潭县支行组成课题组,对辖内3个乡镇、50户农户及当地政府、信用社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农信社利率上浮对贫困地区农民收入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一、临潭县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与利率上浮基本情况:

    (一)农村信用社成为农村信贷投放的“主力军”。

    民族贫困地区,国有商业银行机构大量撤并后,农村信用社理所当然地成了。农村信贷的“主力军”。2005年,全县信用社农户贷,款余额9816万元,占全县金融机构农户贷款余额的80.45%,累.计发放农户贷款10344万元,比上年增加3349万元,增长47.88%。与信用社有信贷关系的农户15693户,占全县农户的53.28%,农户在信用社的户均贷款余额6255元,比上年增长8.84%。农信社贷款发放满足了全县农户约60%的有效信贷需求。

    (二)农村信用社利率上浮出现“越穷利率上浮越高”的怪圈。

    2004年,人民银行先后两次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为促进利率市场化,将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到0.9、2.3。2005年度,全县信用社累计发放支农贷款10344万元,农户贷款的平均期限为14个月,平均利率为8.4796,最高上浮2-3倍。其中:被调查的羊永信用社利率上浮最高,平均加权利率10.057%,平均上浮90%以上。从调查情况来看,越是效益差、不良贷款率高、管理落后的信用社,由于急于转变经营局面,增加效益的急功近利态度,使得利率上浮较高,而这些信用社所在地区往往也是比较穷的乡镇,农民生活水平较低,所以出现了“越穷利率越高”的怪圈。例如羊永信用社,2006年2月底,各项存款余额170万元,各项贷款余额258万元,户均贷款金额1876元,当地农户农民纯收入仅1295元,农民仅靠传统种植业和出打工增加收入,收入年增长不到8%,而信用社平均利率高达10.057%,但农民条件相对较好的新城镇,信用社平均利率只有8.47%。

    二、较高浮动利率对贫困地区农民增收产生的负面影响。

    通过分析,多数信用社在利率定价时只考虑自身利益,没有考虑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农民的实际承受能力,所以出现了对贫困农民增收极为不利的“越穷利率越高”的怪圈。加上现在乡镇一级金融机构只有信用社,由于农村资金长期供不应求.’农村信用社独家经营金融业务,所以利率定价时只要不超过法定上限,想上浮多高就上浮多高。这对当地农民收入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1.使农民增收难。近年来,临潭县地方政府大力推动农村改变农业生产结构,加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兴办养殖业,鼓励养殖专业户,有些地方农民获得了一定的效益。但是在大部分地区,由于农民资金紧张,贷款利率很高,如果投入种植或养殖业不划算,增加不了收入,农信社的高利率是农民增收难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在临潭县新城镇南门河村,村里40户农户从事养殖业。通过调查发现,每户平均投入养殖业5万元,其中约3万元来自信用社贷款,其他2万元自己筹集。每年约有2000~4000元的利润,这几年,他们贷款每年都是财政全额贴息。根据农民反映,如果自己付利息,每年得支出近3000元的利息,所以,如果从信用社贷款投入种植或养殖业,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不挣钱”。

    2.增加了农民的支出q经过调查,大部分贷款农户反映,利率过高使他们增加了支出,利息支出占每年支出的9%左右。.以新城镇南门河农户苏全为例,该农户主要依靠药材贩运、种地为生,2005年在信用社贷款余额7万元,利率为9.558%,每年支出利息近7000多元,每年有毛收入2万元左右,但支出近1.8万元,利息支出占到总支出的39%,他虽然贷到了相对当地而言是大额的农户贷款,但利息过高使他支出也很大,一年下来,纯利润所剩无几。

    3.使农民产生了“畏贷”心理。据调查,在未实行贷款利率浮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